王深外出执行任务后,第二天没有回家。翟素珍隐隐觉得有些不安,第三天依然不见丈夫的身影,直到一个多星期后,噩耗传来,丈夫在城西执行任务时被反动分子出卖,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枪杀。
从当地群众口中,翟素珍了解到丈夫牺牲的始末。王深和队友执行侦查任务,在城西一处名叫“老窑湾”的地方,被反动分子认出,并报告给黄维兵团先头部队。
1948年11月10日,遭遇敌人的王深两人边打边退,在“老窑湾”不远处的农田里被包围牺牲。群众为两人收拾了遗体,并就地掩埋,在王深的衬衣衣袖上,有人发现了王深用鲜血留下的遗言:我叫王深,父亲王子卿,是市政府工作队成员,家住大隅首……
凭借王深留下的最后遗言,当地群众找到了中共阜阳市委,将烈士牺牲的消息上报。
王柱山一家来到王深牺牲的地方。
跨越76年的清明祭奠
1978年,翟素珍去世。此后,王柱山关于父亲的全部记忆,都留存于母亲的讲述中。
2002年,王柱山为了照料孙子,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,和老伴赶到北京和儿子一家生活。2023年底,在和家乡一位老友电话聊天时,王柱山得知政府正在给烈士家属办理相关证明,便想到了已经牺牲70余年的父亲。在颍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王柱山终于找到了父亲革命烈士证明书存根,上面清晰地写明:姓名,王深,皖烈字第022305号……
凭借母亲残留的信息,去年,王柱山和家人来到了颍西街道办事处刘棚社区,在一片麦地中找到了父亲埋骨的大致位置。
今年清明前夕,回乡祭奠父亲王深,被王柱山一家提上了日程。因为儿子一家忙于工作,王柱山和老伴提前一天赶到阜阳。4月4日,假期第一天,王柱山的儿子儿媳带着两个女儿,也赶到了阜阳,连同大嫂和子女一起,全家第一次于清明节这天,站到刻有王深姓名的“英名墙”前,深切缅怀曾为解放阜阳献出生命的父亲。
“很遗憾,大哥始终没等到这一天。”王柱山说,早在几年前,大哥便去世,他和母亲同样念念不忘的,是始终未曾找到父亲牺牲的地方。“很早就听父母说过爷爷的故事,这一次,终于能喊上一声爷爷了。”看着墙上王深的名字,王柱山的儿子王海明说。
来源:颍州晚报
全媒体记者 任刚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